在壘球裡,我學到的事

昨天在實習生工作的時候,跑去和他聊了怎麼樣合作、怎麼帶領一個專案等等的想法與經驗,而自己身邊的音樂人、創作者,也不乏充斥著獨善其身,或是習慣自幹完全部事情的人,會願意與他人合作的情境可能只有必須要錄音,或是自己真的很不熟悉的事情。 當下也聊到為什麼會塑造這樣的情況產生,1. 個人能力太強 2. 同時覺得其他人太廢,或是遇到很多其他人根本就不想做的情境 3. 被陰過太多次。 都有可能導致一個人習慣只把自己顧好,或是覺得要和其他人合作的不確定因素太多,很麻煩等等。但剛好我就一直是一個喜歡和別人合作的人,不管是被帶領、或是是一個帶領者,我總是相信只要能妥善發揮每個人的能力,絕對會比一個人自幹能完成的事情多、又能顧及到不同面向。而不成功的時候,就是用錯方法、看錯人的特性或是就是還需要練習以及更多磨合。 後來想想,到底為什麼自己會跟身邊多數的作曲者有這麼大的心態差別呢,才想到,應該是因為大學四年打壘球的關係吧。當然,在那之前,可以被熱血動漫裡面的團隊運動精神感動地不要不要的我,在本質上就的確是更容易接納以及追求「良好的合作」這件事啦xD 不過,就讓我也來趁機整理一下,現在看起來跟運動無緣的自己,在大學時期如何在球隊裡學到的很珍貴的事物吧,球技什麼的早就忘了,但這些事物,卻在往後的人生中不斷影響著自己。